林邊放索-普龍殿、許三忠、陳黨、李志成 專訪(屏東縣-林邊鄉)
2025-10-28
本集主題:林邊放索-普龍殿
訪問:許三忠、陳黨、李志成
林邊普龍殿位於屏東縣林邊鄉,主祀池府王爺,又名草茅代天府,是當地重要的信仰重鎮。普龍殿雖以池府王爺為主神,同時也以祭拜石磨名,信徒稱之為石磨公。而普龍殿的另一特色是其陣頭五虎將,可說是獨步全台的特色陣頭。
普龍殿草創於民國七十二年(1983),建廟之初因為經費不足,僅以刺竹、茅草等簡單的材料建廟,因而稱為草茅代天府。建廟初期,池府王爺指示信眾到海邊找到一個大石磨,又要信眾尋找並蒐集一百○八座石磨,當時負責這項任務的郭笑老婦人回憶說,當時她挨家挨戶地尋找石磨,一路找到東港、佳冬、枋寮、枋山,有些人認為她在詐騙而不願給,但大多數的人都願意贈送自家石磨,最終歷盡千辛萬苦,終於找齊池府王爺指示的一百○八座,而這些石磨又被稱為石磨公。
這些石磨被稱為石磨公並加以祭拜,而第一個在海邊撿到的大石磨與最早蒐集到的四個石磨都排在廟前,合稱為五虎將,其中大石磨又被稱為「中將總管」,這也是普龍殿特有陣頭五虎將的原形。
普龍殿的五虎將陣頭與常見的家將、官將都大不相同,從臉譜到衣著、腳步、兵器都有其特殊之處。首先是臉譜,由於五虎將以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,五方來做區別,也因此臉譜是以五方五色為主,不同方位的虎將都有其專屬的色調,例如東虎就是代表東方的綠色。
再來是五虎將的衣著,都是頭戴斗笠、身穿簑衣,據說斗笠與蓑衣是以往普龍殿信徒在繞境時的裝扮。廟方則表示因為古早時期製作盔甲技術不夠,便以簑衣斗笠為戰袍,並沿用至今。
五虎將的兵器也十分特殊,清一色都是與人同高的大刀,上面刻有五星圖案並有代表池王的「池」字,這在台灣的陣頭之中是相當罕見的。
雖然說是五虎將,但編制卻不只五位,還要加上幫池王牽馬的馬將軍、文書官「七星」、持旗的戰旗將軍、持淨爐的淨爐將軍,再加上五虎將出巡時池王亦會降駕在乩身之上,與大家同甘共苦,因為普龍殿能有今天的香火,是所有信眾一起努力來的,從池王乩身也一樣穿著蓑衣、斗笠,並無特別華麗的裝飾就能了解。普龍殿是一間上至神明、下到信徒,每個成員都共同打拼的大廟,也因為人人都有著這份因信仰而團結之心,才造就了林邊普龍殿今日的鼎盛香火。(編輯:黃彥昇)
粉絲頁: 林邊放索【普龍殿】池府千歲、五虎將、石磨公
地址:屏東縣林邊鄉水利村豐作路71之1號
電話:08 875 6015
●YouTube節目採訪頻道●
https://voh.pse.is/83c4sg
●YouTube旅行採訪頻道●
https://voh.pse.is/83c4p6
podcast平台,可以收聽
SoundOn https://bit.ly/3oXSlmF
Spotify https://spoti.fi/2TXxH7V
Apple https://apple.co/2I7NYVc
KKBOX https://bit.ly/2JlI3wC
Firstory https://bit.ly/3lCHDPi
請支持粉絲頁
廣播之神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god
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lee
李基銘-主持人-節目採訪頻道 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video
訪問:許三忠、陳黨、李志成
林邊普龍殿位於屏東縣林邊鄉,主祀池府王爺,又名草茅代天府,是當地重要的信仰重鎮。普龍殿雖以池府王爺為主神,同時也以祭拜石磨名,信徒稱之為石磨公。而普龍殿的另一特色是其陣頭五虎將,可說是獨步全台的特色陣頭。
普龍殿草創於民國七十二年(1983),建廟之初因為經費不足,僅以刺竹、茅草等簡單的材料建廟,因而稱為草茅代天府。建廟初期,池府王爺指示信眾到海邊找到一個大石磨,又要信眾尋找並蒐集一百○八座石磨,當時負責這項任務的郭笑老婦人回憶說,當時她挨家挨戶地尋找石磨,一路找到東港、佳冬、枋寮、枋山,有些人認為她在詐騙而不願給,但大多數的人都願意贈送自家石磨,最終歷盡千辛萬苦,終於找齊池府王爺指示的一百○八座,而這些石磨又被稱為石磨公。
這些石磨被稱為石磨公並加以祭拜,而第一個在海邊撿到的大石磨與最早蒐集到的四個石磨都排在廟前,合稱為五虎將,其中大石磨又被稱為「中將總管」,這也是普龍殿特有陣頭五虎將的原形。
普龍殿的五虎將陣頭與常見的家將、官將都大不相同,從臉譜到衣著、腳步、兵器都有其特殊之處。首先是臉譜,由於五虎將以東、南、西、北、中,五方來做區別,也因此臉譜是以五方五色為主,不同方位的虎將都有其專屬的色調,例如東虎就是代表東方的綠色。
再來是五虎將的衣著,都是頭戴斗笠、身穿簑衣,據說斗笠與蓑衣是以往普龍殿信徒在繞境時的裝扮。廟方則表示因為古早時期製作盔甲技術不夠,便以簑衣斗笠為戰袍,並沿用至今。
五虎將的兵器也十分特殊,清一色都是與人同高的大刀,上面刻有五星圖案並有代表池王的「池」字,這在台灣的陣頭之中是相當罕見的。
雖然說是五虎將,但編制卻不只五位,還要加上幫池王牽馬的馬將軍、文書官「七星」、持旗的戰旗將軍、持淨爐的淨爐將軍,再加上五虎將出巡時池王亦會降駕在乩身之上,與大家同甘共苦,因為普龍殿能有今天的香火,是所有信眾一起努力來的,從池王乩身也一樣穿著蓑衣、斗笠,並無特別華麗的裝飾就能了解。普龍殿是一間上至神明、下到信徒,每個成員都共同打拼的大廟,也因為人人都有著這份因信仰而團結之心,才造就了林邊普龍殿今日的鼎盛香火。(編輯:黃彥昇)
粉絲頁: 林邊放索【普龍殿】池府千歲、五虎將、石磨公
地址:屏東縣林邊鄉水利村豐作路71之1號
電話:08 875 6015
●YouTube節目採訪頻道●
https://voh.pse.is/83c4sg
●YouTube旅行採訪頻道●
https://voh.pse.is/83c4p6
podcast平台,可以收聽
SoundOn https://bit.ly/3oXSlmF
Spotify https://spoti.fi/2TXxH7V
Apple https://apple.co/2I7NYVc
KKBOX https://bit.ly/2JlI3wC
Firstory https://bit.ly/3lCHDPi
請支持粉絲頁
廣播之神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god
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lee
李基銘-主持人-節目採訪頻道 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oh.video
